对话刘振国/杨乔山/向宁/田卓鹏:理性冷思、慧眼洞察、主动出击

一转眼,XN知酒与中国酒商联合推出的《中国酒势·穿越后疫线》系列直播已经来到了第三期。如果说,转型和改革是之前谈论的重点,那么这次的直播就更像是一次主动出击。

对话刘振国/杨乔山/向宁/田卓鹏:理性冷思、慧眼洞察、主动出击

本次直播,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国、资深媒体人,知酒传媒创始人向宁、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和相合酒库董事长杨乔山,以白酒行业独特的视角,带领在线的14万观众直击后疫情时代行业所面临的问题、来自市场一线的思考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正如本次直播的主持人,XN知酒总编辑杜强所说,全局的思维、一线的酒商、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未来,让本次直播的三个维度愈发清明。在后疫情时代,酒业处于怎样的周期?酒行业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如何适应新的状况、打通新的营销模式?在危机与机遇面前,如何安全把握未来?本次直播,将一一作答。

白酒向好属性未变,下半年或迎转折

在本次直播的开场,刘振国首先向XN知酒直播间的观众介绍了白酒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刘振国相信,行业的结构性调整是势在必行的。他表示,十四五期间,白酒的产业限制性的政策取消,酒企也有不同程度的扩产,包括扩大产能和储能、深化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

而行业的总体产能却保持着持续的下降。对此,刘振国用数据说话:2016年的1358万千升下降到了2021年的716万千升。规模以上的酒企从1578家下降到了965家,其中亏损的企业是一百三十多家,行业的整体集中度确实在提升。与此同时,2016年的销售收益是6125亿,经过六七年的发展,2021年销售收益才重回6000亿以上,达到了6033亿。然而,行业利润却有明显上涨。2016年,白酒行业的利润只有797亿,而现在已经达到了1701亿,整体利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就是说,白酒的整个产能在下降,但得益于消费升级、整体价格的提升,白酒行业的红利还是非常丰厚。了解了现今的发展特点,白酒行业的未来会呈现哪些趋势?对此,刘振国也进行了自己的预判。 

对话刘振国/杨乔山/向宁/田卓鹏:理性冷思、慧眼洞察、主动出击

首先是产能持续向名优产区集中,产区政府去推动名酒企业主导新一代的产能扩张持续加速。十四五期间,遵义、宜宾产区都制定了3000亿的规划;泸州2000亿、吕梁1000亿、黄淮名酒带的省级酒企振兴酒类产业的计划也都振奋人心。与此同时,龙头企业的产能和储能扩张的趋势也都显而易见。其次是利润向名优酒企集中。从2021年1~12月份的数据来看,T8峰会的领袖企业产量占了全国白酒产量的20.67%,营收占45.8%,但是利润却占到了58.18%。名酒企业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千亿茅台,近700亿的五粮液,让白酒行业整体的抗风险的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充分体现出酒业的韧性。

除此之外,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标准引领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多元化发展更是异彩纷呈。一些新的品类、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在消费升级和分化的过程中,酒类的风味、口感以及文化内涵、消费场景、消费体验等等将会呈现出更加百花齐放的局面。刘振国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产区、酒企的规模大小,都会在品质个性文化上下功夫。可以说,低端在升级,高端在发展,特色在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要抓住机遇,适应更多消费趋势的变化,在调整中奋勇前进。

刘振国还表示,上半年末端经销商承压不小。但在白酒行下半年,无论是企业还是经销商,仍要坚信白酒的基本属性不变。刺激消费的政策已经在陆续出台,消费场景还将进一步增加。虽然不同的消费区域和消费人群的消费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总体的趋势还是在增长。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梳理自己的产品结构、了解消费需求、优选产品品类,为消费者做好服务。

理性看待发展周期的矛盾

这是知酒传媒创始人向宁中国酒势系列的第三次直播。他首先表示,发起中国酒势的初心,就是给大浪淘金的白酒行业更多的信心,让大家看到明天、看到未来。

具体而言,“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实际上,白酒或者整个酒水行业,都有着固有的周期。过去是一面镜子,总会照到未来。从1988年的9月放开价格开始,到1998年,这是白酒的第一个轮回,它的周期体现在后面的七年,而这恰好是中国白酒扩容式增长、结构式增长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周期,白酒行业一直在颠簸,期间产能开始下滑,浓酱兴起并举。而2012~2022年,也就是现今,则又是新一轮的调整期。

对话刘振国/杨乔山/向宁/田卓鹏:理性冷思、慧眼洞察、主动出击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