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再提速 茅台布局生物经济新赛道

中国酒业 () 2025-03-14 15:20

12月5日,贵州茅台在深圳光明科学城举行的2024第五届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大会上发布两个合成生物相关揭榜挂帅项目——围绕“基于生物基材料的白酒包装覆膜研究”“基于生物基材料的白酒包装(酒瓶)底座研究”两大需求,探索生物基材料对现有化石基覆膜、珍珠棉底座等的替代,在绿色低碳的基础上满足产品相关性能要求。

转型升级再提速 茅台布局生物经济新赛道

茅台揭榜挂帅榜单发布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不止如此,在频频传出入局消息后,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也在这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年度高规格大会明确表示,茅台愿意提供更多场景,利用合成生物学的前沿技术,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在未来的3-5年集成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BT(Bio-technology生物技术)、FT(Food-technology食品技术)、MT(Material Technology材料技术)等“4T”技术来布局生物经济新赛道。 

茅台选择在这个院士大咖聚集的重量级会议阐释“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对于茅台的战略意义”,茅台如何利用合成生物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布局生物经济新赛道的思考,有望为白酒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提供样本和参考意义。 

第一代生物科技典型代表发力布局第五代生物科技 

酿酒产业是自然菌群的开放式发酵,中国白酒高度依赖自然环境和微生态环境。 

以茅台酒为例,茅台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年平均气温19°C左右、湿度78%左右,为微生物繁衍提供理想环境,也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酿酒微生态。这才有了“为什么离开15.03平方公里茅台酒产区,就产不出贵州茅台酒”的结论。 

作为传统发酵产业,白酒是第一代生物科技,本身蕴含了许多生物经济的基因,从微生物到微生态,从菌系到酶系,既是传统酿造技艺的科学内涵,也是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尤其是茅台作为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典型代表,本身极具研究价值。根据茅台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已发现在核心产区存在超过600个科、2800个属的原核微生物,及超过200个科、500个属的真核微生物。 

“我们是第一代生物科技,合成生物是第五代的生物科技。今年8月份我们支持大学生的合成生物竞赛,当时我说我们是第一代生物科技和第五代生物科技跨越时空的对话,特别乐见这个产业的发展,也特别希望自己能在这个产业发展里贡献一些力量。”王莉在大会高端圆桌论坛上直言,从去年到今年茅台一直在调研,到底茅台在合成生物学的布局怎么布,能怎么用它,怎么能够有新的增长级。

转型升级再提速 茅台布局生物经济新赛道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 

最近一年以来,茅台多次在合成生物方面布局,而到了今年8月,由茅台助力的第三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圆满完赛。彼时王莉在致辞中就表示,“未来的世界是合成生物学的时代,作为致力于酿造高品质生活的茅台,将始终紧跟生物科技变革步伐,主动抢抓合成生物学发展机遇。” 

且就在几天前,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在2024中国品牌论坛上也明确指出,茅台将持续深化酿造微生物科学研究,加大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探索,不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合成生物助力茅台“三化”进阶 

传统白酒制造产业如何转型升级,茅台给出的解法是“三化”——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专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全产业链效能和绿色低碳水平。 

“因为茅台酒生产过程菌系、酶系、物系非常复杂,虽然对微生物研究做了60多年,但还是有很多‘黑箱’,所以在工艺控制过程中,仍需依靠工匠经验,虽然近年来也有很多数据辅助,但专业化程度仍然需要提高。”王莉在谈到专业化时坦言,因为现在很高通量,AI又能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希望能够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辅助做传统酿造的工艺控制,研究清楚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和平衡,包括很重要的风味物质代谢的路径。 

实际上,如果茅台能把这条路跑通,对于中国很多传统发酵的食品都很有指导意义,因为多样性是传统发酵食品的核心,但也希望终产品能够稳定、一致。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