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厦门象屿酒业成立已有11周年。从2011年创业开始,象屿经历了初期简单的进口贸易、中期转型后的名酒运营、当下的全面发展,成为中国酒商的创业和创富标杆。值得注意的是,这段历程涵盖了2012-2015年的第二次酒业大调整和正在发起生的第三次调整。
2022年,中国酒业正式进入第三次调整,行业之难开始体现在全产业链,其中尤以渠道最盛,库存高企、动销缓慢甚至价格倒挂……酒商纷纷感叹生意难做。也是在上半年,酒类渠道开始出现不同的选择:有的选择“躺平”等待疫后的市场恢复;有人选择暂时退出,其中以终端关店转行为最多;也有人选择理性看待趋势、并积极应对。
在这种情况下,渠道应该怎么看和怎么办?厦门象屿酒业总经理牟磊进行了分享,指出的“沉着应对、稳健经营、谨慎对待”和行动上做到“不恐慌、不言弃、不跟风、不激进、不囤货”,迅速引起了渠道端的共鸣。
这不仅是象屿酒业疫情下的临时之举,更是其在11年创业过程中总结的制胜法宝,我们明确判断到,2022年同时也是中国酒业渠道的加速分化之年,以牟磊分享的“象屿经验”或可成为酒商的应对与发展之策。
拨开调整迷雾,以酒业的韧性在周期优胜
酒业今年为什么难?这是因为全产业链全面进入了回调的周期,因此必须看透这一点。“2022年白酒行业进入新一轮的下行回调,这一次的回调危机是疫情冲击引发、大小周期叠加、经济困难等多重因素共同引发的,导致消费场景直接受到冲击。”牟磊从原因上分析了酒业的周期特性,在他看来,这一轮周期正呈现出消费疲软、结构调整、挤泡沫、去库存、价格下行…多重特点。
结合象屿酒业2011年成立伊始便遇到的第二轮白酒回调周期,彼时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牟磊认为本轮调整则显得相对平缓,“如果两次回调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很多的相似性和一致性,这一轮的回调不是一个短暂性的,将至少延续两至三年,对于所有酒商来说,这是一个需要严肃思考的话题。”
“这一轮的回调不是一个短暂性的,会持续一到三年的时间。但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属于行业正常性结构调整,在调整中优化结构,在调整中优胜劣汰,在调整中不断前行。”
牟磊更建议行业要看到本轮回调的特殊性,他指出当前并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本轮调整属于行业正常性的结构调整,经销商必然会在调整中优化结构,在调整中优胜劣汰,在调整中不断前行。
如何做到“优胜”?牟磊从生产端、渠道端、消费端三个维度,分享了他的观察点。
从酒厂生产端的角度来看,牟磊认为:“扶商能力将成为这轮行业调整当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上游的酒厂是否把优商、扶商能力的优势发挥出来,将成为酒企破局关键所在。”
在酒商的渠道端,牟磊则从行业的发展和象屿的经验,指出渠道端涉及因素很多(渠道、终端、团队、推广等),他提出了酒商必须具备的核心的能力在于精分细做的渠道能力,他指出这会是渠道端度过当下危机和调整期的关键法宝。
而在消费端上,牟磊认为这会是酒厂和经销商共同的考验,最核心的是双方的消费场景营造能力和消费者沟通能力。在他看来,大消费时代,消费更加的个性化、碎片化和及时化,因此不管是酒企打造品牌还是酒商掌控渠道市场,都应该围绕场景和沟通来展开。
什么是象屿对抗周期的经验?
有专家指出,行业的调整期出现后,危机、挑战都是相同的,但因为应对策略与能力的差异,会决定着酒商的发展结果不同,由于酒业品牌已经完成了集中化,也就是说这一轮调整将重点加速渠道的分化。“酒业还是最有韧性的行业,相对于上一次,我们的心态和应对能力都更优,要有信心、有策略、有方法地度过当前地调整。”牟磊在谈到“未来怎么办”时,提出了极度精炼的“三条策略”——“三要五不”“十五字方针”和“酒商联盟”。
“三要五不”作为意识层面的内容,牟磊提出要沉着应对、要稳健经营、要谨慎对待的心态策略,同时建议酒商不恐慌、不言弃、不跟风、不激进、不囤货。
关于“三要”,牟磊认为,沉着应对就是要在危中抓住机遇、找到突破口;稳健就是要适当的求稳,适当的收缩,不能激进、冒进,特别强调基本盘核心盘、业务盘、利润盘,甚至渠道、终端、网点、团队都应该是稳健;而谨慎,就是这个时候在经营调整、选品、业务调整经营模式转型都应该保持的态度。
上一篇:酒业快讯(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