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澳酒来说,无论何时,中国都是其最重要、最核心的市场。
近日,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与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马勒斯举行了会谈。自2020年1月,中澳关系进入冰点以来,这是双方高层官员两年来的首次接触。
从历史意义来看,可大可小,但其确实达成了“外交解冻”的事实发生。本质上,“解冻”前后,分别对应了澳前总理莫里森和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
曾经,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市场,因此外交冰封,双方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澳大利亚显然更难抵抗。
因此此事件得到了多方关注,有澳方媒体呼吁在中澳外交解冻基础上,推进中澳贸易的恢复,其中澳酒对此期盼尤盛。不过,中方媒体却发出了理性的声音,如澳大利亚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还很难推进到此前的贸易繁荣。
那么,聚焦点说,澳酒能否借势完成中国市场的破冰?还是不得不继续另寻中国外以外的出路?
澳酒希望回到中国
时间回到2020年的11月28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葡萄酒收取107.1%-212.1%不等的进口费用,这被视为是对澳葡萄酒反倾销调查后的征收反倾销税。
此前,中国是澳洲葡萄酒最大的出口市场,澳洲每年出口到中国的葡萄酒价值高达10亿澳元,这占到了澳洲所有出口的葡萄酒的40%。
这一实锤,直接宣告了澳酒正在慢慢失去中国市场。
“高额的征税,意味着澳酒不要出口。”这是多位澳酒生产商、品牌商的看法,事实也确实如此,数据正在说明这一切。在上一财年中,尽管澳洲对新兴市场的葡萄酒出口有所增加,但仍不能弥补对中国大陆出口量下降45%的损失。
如果说数据不能反映出全貌,在澳洲酒“撤出”中国的这两年内,两个代表性品牌从最初的侥幸心理到很快战略转移,充分说明了想要澳酒回到中国的期待。
其中一个,一是打造了收藏级酱酒;二是加速葡萄酒中国化,扎根于中国。
另一个品牌则是大名鼎鼎的富邑葡萄酒集团,在考察宁夏葡萄酒等产区后,最终做出了“奔赴国产化”的战略转折。日前宣布,该项目将于2022年下半年推出首款在中国酿造的奔富葡萄酒。
毫无疑问,这两大品牌还拥有凭借强大的品牌积淀和消费基础,实现稳步国产化的优势,对于大多数澳酒酒商和酒企来说,这条路显然是难走的,更加需要依托于一个外交正常下的良好贸易环境,去获得自然生长的市场空间。
以上是第一层理由,另一个理由则是澳洲葡萄酒外拓其他市场的收效不如预期。早在2020年12月,就曾有19个国家、超过200名议员发起“全球买澳洲葡萄酒运动”倡议,不过最终还是抵挡不住整体的颓势。
根据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发布的2021年出口数据,总出口总额下滑30%,出口总量创下了2004年以来新低。其中对华(包含香港澳门)出口额减少81%,对大陆直接下滑97%,意味着全面退出。
曙光与黑暗
根据澳媒《先驱太阳报》报道,由于澳洲葡萄酒失去了中国市场,叠加疫情影响,引起澳洲酿酒用葡萄价格大幅下跌40%,部分澳洲葡萄种植者或将面临葡萄只能在地里腐烂。
可以说,澳洲酒面临着艰难的局面,能否回到中国市场是转折的重要考量,但首先要看的“土壤”是一个正常的中澳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澳国防部长在新加坡与中国国防部长举行了一对一会议,从本质上来看,确实结束了为期两年的“外交冻结”。天鹅酿酒集团CEO李卫第一时间就表达了积极的观点,他认为,只要双方能够好好谈,(澳酒的)曙光就来了。
有葡萄酒领域的专业媒体,就此事采访还采访了澳洲的上游酒庄主,不过其并不抱有积极心态,他说,“我希望葡萄酒能有一些改变,但我没有信心。”
一正一反之间,显然要说明的就是曙光与黑暗的不同结局,很难真正出现灰色地带,因为对于国际贸易来说,只有明确的良好关系才是长久和稳定的保障。
此前,澳前总理莫里森作为中澳关系破裂的始作俑者,其下台并未第一时间为关系恢复带来契机。新总理阿尔巴尼斯,虽然与莫里森针锋相对,但对华态度上并没有大的转变。中国在其宣誓就任数小时内就发去了贺信,但其在数周内并未回应,这显然是“冷处理”,这也是澳洲酒庄主和多数持“黑暗”预测观点人的主要理由。
下一篇:拉菲酒庄:永远的波尔多王者